今天是: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 科研工作
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实践探析
时间:2015-09-18    来源:

【内容摘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对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具有战略性意义。房山区大石窝镇党委推出的“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在推进房山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课题组通过对该制度的实施进行调研,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意见建议,以期对其他地区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所借鉴。
  关键词:基层民主政治 制度 权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一表述,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基层民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其核心是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即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其具体内容就是保障人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同时实现对干部的民主监督。报告要求我们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工程进行推进。
  为此,近年来,房山区在推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认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在坚持和深化原有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以及“民主日”或“民主议政日”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寻求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健全了村级非选举职务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公开选聘机制、民主评议以及村级事务民主决策机制等制度、通过推进村务“点题公开”和创办村报月刊,不断完善“四制一规范”,拓展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渠道,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有效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促进了农村 “四个民主”的贯彻落实和各个乡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诸多好的做法与制度中,大石窝镇建立的“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较有特色。本课题组对大石窝镇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尤其对该镇“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对该制度进行剖析,以期对其他地区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所借鉴。
  一、大石窝镇“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概述
  大石窝镇坐落于房山区西南,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约3.8万。全镇共有32个党支部,党员1606名。其中村党支部24个、机关党支部1个、老干部党支部1个、企事业单位党支部6个。自2007年以来,镇党委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按照“创建农村五好党支部”的要求,结合探索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努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凝聚人心、推动发展和促进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以“党支部向党员亮工作底”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的实践活动。
  (一)“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的最初构想及含义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生力军。如何在农村党员中率先构建和谐,使农村党组织形成合力,产生凝聚力,从而促进基层民主建设,是镇村两级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2007年上半年,该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选举落下帷幕。由于平时基层党组织与党员沟通不畅、交流不透,导致人心涣散,选举工作受阻,甚至有个别村选举失败。这些不和谐的现象,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特别是在沟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解决加强党支部与党员之间沟通与联系,扩大党员对党支部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全镇上下逐步形成充分尊重党员民主权利的良好氛围,实现提升党支部凝聚力和号召力的问题,就成了该镇组织工作的一个迫切问题。
  为此,镇党委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和分析,在2008年初提出了“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的设想。
  “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 是大石窝镇党委建立的该镇所辖24个农村党支部,每月定期以工作月报的方式对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与党员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规范、措施的总和。开展“月沟通”活动,关键是要把党员想要了解的各项工作公开透明,让基层党支部的底子真正“亮”起来,让党员一起同心协力看问题、拿主意、作决策,推进村里的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结合“党员承诺制”、“三级联创”和“五好党支部创建”等活动,镇党委将“月沟通制度”的重点放在“村党支部向党员亮工作底”上,就是村党支部要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党委决议的情况亮出来;把党内教育管理等工作的进展情况亮出来;把村“两委”班子议事决策的各项执行情况亮出来。
  (二)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的初步尝试
  2008年6月,镇党委通过反复调研,制定了《中共大石窝镇委员会关于“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的实施方案》,并在24个农村党支部中开展 “月沟通制度”的实践。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宣传动员,安排部署。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该镇党委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镇党委组织委员兼办公室主任,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组织活动实施。2008年7月,镇党委召开了24个村党支部组织会议,镇党委组织委员对活动目的和实施方案做了详细解析,督促各村党支部召开动员会,认真传达文件和会议精神,争取党员干部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是摸底调研,确定沟通内容。“月沟通制度”文件下发以后,镇党委月沟通制度办公室采取上门走访和参加各村支部生活等形式,与党员进行沟通,积极征询他们对沟通制度的看法和意见。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走访12个党支部,征询200余名党员,征询意见建议150余条,其中涉及月报内容的达30条之多。经过分析研究,最后决定“月报”内容做到“三结合”:同两委工作相结合;同党的政策路线方针相结合;同党务村务公开相结合。
  三是建章立制,开展活动。为了使“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工作更加扎实有效,镇党委沟通制度办公室逐步建立完善的《月沟通制度管理考核评定制度》,制度对月报下发的形式、时间和涵盖内容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确保了活动开展的时效性。对每期党员月报,支部委员要在征询党员意见建议,了解党员的思想状况后,回党支部汇总。支部召开支委会,根据村里实际情况和建设规划,决定征求的意见是否采纳,并以书面形式说明原因,对思想状况存在问题的党员,支部责成专人与其进行恳谈沟通。从该制度实施后到2010上半年,各党支部共收到意见和建议千余条,采纳建议五百二十余条,恳谈人员百余人。
  四是强化监督,定期通报。为巩固活动成果,镇党委通过制度实施办公室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比与党员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对二十四个农村党支部活动实施情况,采取分季度和年底进行集中检查与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各支部月沟通工作进展情况、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点评。对因工作不力,走过场的支部进行批评,责令整改。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各支部年度综合评比的重要依据。
  (三)“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的成效
  实行“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合乎中央发展党内民主的要求,有力保障了基层党员民主权利的实现,是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次创新。该项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体现在:
  首先,它提高了基层党支部严格按照程序办事的自觉性
  实行“月沟通制度”以后,各村党支部对涉及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内容的村政事务,进行规范运作,实行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推进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同时,“月沟通”制度的实施,使党员能够及时了解镇、村两级党组织近期的重大工作任务;并通过信息反馈,使两级党组织也及时了解了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使党的民主渠道进一步畅通。各村还通过“党员月报”,将两委班子职责上报,使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范围更加明确,村干部之间少了推诿扯皮,多了协作办事。镇党委适时将南河村规范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整理编印成册,初步建立了农村两委协调运作的长效机制。
  其次,它激发了党员发挥先锋作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月沟通制度”将全体党员的表现也在党支部公开亮相,这种压力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工作活力。党员更加关心党的工作,经常以党员标准和上级的工作目标要求自己,参与党支部的有关工作和事务管理,积极完成党员承诺事项,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彰显。在08年奥运安保“干部定责、党员承诺”主题实践活动中,全镇99%有活动能力的党员积极参与奥运志愿服务,共签订党员承诺书1276份,1276名党员在八类志愿服务岗位上,踊跃参与服务:南河村党员自发在村口设置“党员义务岗”,土堤村党员设置“党员先锋岗”,王家磨村党员设置“党员责任区”等,自觉服务群众,接受群众监督。塔照村76岁的老党员丁明远,在儿子身体伤残的情况下,还主动志愿服务村里环境卫生,经常打扫四岔路的黄沙,清除村里道侧的杂草;郑家磨党员高明娄年纪大了,但他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承诺,他说:“我老了,给党也做不了什么,但我还能说大事,了小事,我愿意调节村民间的纠纷和家庭里的矛盾,愿意为村里的红白事当‘总管’,不要报酬。”其他村的一些老党员自从拿到“党员月报”,签了承诺书,认领承诺事项以后,党员意识加强了,个个觉得有了用武之地,老有所为,有的帮村里修电器设备,有的维护村里绿化等等。村民评价说,这些老党员“人老心不老,服务村民呱呱叫。”
  再次,它使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得到较好保障
  推行“月沟通制度”以后,村“两委”班子成员的职责公开、工作目标和实绩表现都置于广大党员的监督之下,使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得到较好保障,更使得“两委”班子成员干事创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明显增强。岩上村书记直言:“现在党务村务工作都要一项一项的向党员群众通报公开,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不干不行,干不好更不行。”从效果上看,实行“月沟通”,党务村务公开,党员群众了解了财务管理、财务收支和集体资产收益等情况,明白了村内的经济现状,也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关心改革、参与发展和维护稳定的热情,形成上下一心干事业的氛围,有效地促进了村级经济发展。岩上村进改水和环境卫生整治,事先都经过支部讨论,通过“党员月报”信息反馈,广泛征求党员意见,事后经过审计,将审计结果在月报上予以公式。这些公开规范的做法,得到了党员群众的好评,他们觉得,这是党员干部在为民做好事、办好事,使村里经济得到了发展,使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最后,它形成了党员群众参与村政事务的协调性
  通过“月沟通”这种鲜活的方式,不仅疏通了党员了解党内活动、实施党内监督、参与党内事务和向党支部反映问题的渠道,原来党员群众带有疑虑、容易引起矛盾的一些问题,也通过月报通报等到了有效的解决,这不仅使党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和融洽,也使党员干部能够经常得到群众的帮助和监督,还使群众的意见通过党员得到汇总和反馈,使党员群众参与村政事务的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真正协调一致起来。
  二、大石窝镇“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
  (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始终围绕本地区本部门党委(组)的中心工作进行,采取适合自身特点的方式方法
  大石窝镇的“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是针对该镇的实际情况,解决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推行的,这种形式不仅使该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较稳定的环境,也使自己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走在了房山区乃至北京市的前列,更出现了南河村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村的典型。
  (二)必须建立一整套保障权利有效实现、权力合理运行和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才能实现民主和集中的有机统一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大势所趋。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协调、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推动。这里,机制问题很关键。许多基层单位积极主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但不同程度存在事先准备不足,事中指导不力,事后总结不够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机制不灵活造成的。而大石窝镇的“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为如何搞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鲜活的例证,该制度的实施,保障了党员权利的有效实现,也使党支部的权力得到合理运行,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制约机制,真正做到了民主和集中的有机统一。
  (三)必须以党内民主的实现带动其他民主的实现
  从各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来看,往往容易出现“单打一”的现象。这是没有很好地把党的十六大就已经提出来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的原则统一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践。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如何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如何用民主的办法选拔优秀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促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转变,更好地体现党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中的根本保障作用等方面,理论研究不充分,缺乏综合考虑和统筹兼顾,“一盘棋”观念不强。特别是一些受宗族势力推举的班子成员,有时往往只对“下”负责,缺乏全局观念;有些基层干部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一时难以适应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仍然沿用老办法、硬办法,不体恤民情,不尊重民意,造成干群对立甚至激化矛盾,等等。大石窝镇的“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做到了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带动了其他民主的实现,并用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的领导核心,如果能实实在在地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实现,其先进性和核心作用就会发挥出来,党内民主与其它民主之间的关系必定会协调。
  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和改进基层民主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使之逐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领导,处理好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三者之间的关系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新时期更加有效的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举措。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三者的关系,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在农村基层的具体工作中,一要加强对民主选举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防止宗族、宗派势力操纵或把持选举,及时纠正违法事件,保证基层组织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二要抓住民主决策这个中心环节,变“暗箱”操作为“阳光”运作,把知情权、选择权真正交给广大党员和村民,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把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和精神利益;三要把民主监督的长效机制建立好、执行好,实行村级党务、村务公开不能图形式、走过场,要通过经常性的明查暗访,解决好全公开、真公开和及时公开的问题。无论是重大村镇建设项目还是土地征用款的分配使用等,都要通过民主决策程序,真正使群众满意,还要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村干部述职评议、村民民主议事日和重大村务“一事一议”制度等民主监督渠道的作用,做到常抓不懈,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二)坚持教育为本,切实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
  实践证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群众是主体,干部是关键。随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干部群众的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切实抓好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尤为重要。
  1、必须大力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工作能不能得到真正落实,能不能收到良好效果,关键在于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认识高低和能力强弱,也就是他们“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敢不敢”民主的问题。因此,要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通过采取政治理论、岗位职务、适用技术和学历培训“四位一体”的方法,走出一条适合地区实际的“网络培训+学历教育+实践锻炼”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育新路子,将会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有一个很大的提升。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干部在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廉洁自律、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全面理解、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不断提高服务和办事创业的本领会大有裨益。
  2、必须加强对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村民代表制度是村民自治的一个基础。应该说,村民代表代表村民行使民主权利,他们直接参与讨论和决定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其作用发挥得如何,对基层民主政治的影响举足轻重。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些“花瓶”代表和“犟头户”代表,这些都给基层工作开展带来了被动。在新形势下,要确保村民自治的顺利实施,必须提高代表意识,规范操作程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好代表的参政议政和桥梁纽带作用。我们认为,一是要选好代表。在推选代表时,一定要注意把办事公道、敢讲真话的群众推选为村民代表,把有致富专长的能人大户推选为村民代表,把有工作经验的退职干部推选为村民代表。二要实行动态管理。对有一定问题的代表进行帮助教育和诫免谈话,对有严重问题和不称职的代表,要作出罢免或终止代表资格的决定。但是在具体的法律和相关规定等方面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三是推行党组织联系村民代表制度。村党组织定期召开村民代表联络会和走访村民代表,强化村民代表“联系群众、决定大事、监督干部、参与党建”意识等措施,为村党组织与人民群众架起一座“连心桥”,将有力地促进党组织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实现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有效领导。
  3、必须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稳步发展的基础。因此,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必须采取适合对路的方式方法,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民主法制教育,让广大农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既提高依法参与管理的能力与质量,又增强依法履行应尽义务的自觉性。同时,还要注意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村民自治实践,在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把抓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作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保证,始终把建立健全制度规范,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措施来抓,以进一步提高农村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积极推进制度创新,用制度手段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村民一定的民主政治素质为基础。当前,农村群众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民主政治意识不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还不规范,不健全,因此,要实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就要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加以保障,积极推进制度创新。
  1、要把维护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四项基本民主权利作为制度创新的着眼点,不断扩大基层民主。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着眼于落实这一本质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环节的各项制度和规章,努力扩大基层民主。选举中应健全和完善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努力克服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确保选举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决策时应严格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保护多数人的正当权益,严防歪曲控制民意和家长制、一言堂等现象。民主管理中要建立健全民主议事制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具体规定各项村务必须有相应的组织管理,越权代管无效。民主监督要严格村民理财小组和其他村级组织的工作规程,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罢免权和否决权。
  2、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着力提高制度的落实。制度往往带有根本性。有了制度关键还在于落实。只有建立起较为规范和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基层民主的生机和活力。一是要在拓宽民意上传渠道,广泛集中民智上狠下功夫。必须让群众说话,建立起快速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机制,畅通民意上传渠道,更好的实现民主决策,更好的体现民主监督;二是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党内的民主生活制度。利用党员学习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经常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解决有制度不执行,有制度轻执行的问题,并使制度不断完善;三是要发挥村级两个监督组织即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干部作风建设监督员的监督作用,加强群众对村干部履行制度的监督。
  (四)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坚持整体功能的发挥,从根本上保障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
  在村民自治条件下,摆正和处理好党在农村各类基层组织的关系,理顺工作和明确职责,探寻发挥基层组织整体功能的新思路、新途径,不仅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关系到新形势下党在农村牢固而广泛的社会基础。我们认为:
  1、要理顺乡镇、村两级组织之间的职责关系,充分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作用。一方面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和指导。乡镇党委要加强对村级党组织的领导,保证村级党组织在村级组织中处于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乡镇政府要加强对村民委员会工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对村民委员会的决议、决定进行监督、审查和把关,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符合的乡镇政府应帮助、支持决议、决定的落实;不符合的则应及时指出、限期改正。另一方面,乡镇党委、政府不要过多干预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情。让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大家的事共同办,实现“还权于民”。基层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大量的群众性事务、纠纷、矛盾中解脱出来,从过去对村务工作行政命令、发号施令的领导角色转变成为服务为主的角色,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
  2、要理顺村党组织和村级其他组织的关系,充分发挥好整体的作用。村党组织是相对宏观的政治领导者,村委会是具体村务的主要管理者。村党组织要及时理顺各种关系,切实改进对村务工作的领导方式,把主要精力用于对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方向、重大问题的把握和决策上,协调好村级各类组织及各类组织与村民的关系,管理好村级组织中的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和群团组织建设,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做到及时向村委会以及其他村级组织传达上级指示和工作信息,通报党组织的工作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村委会等各类村级组织要定期向村党组织汇报工作,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发挥好各自的积极作用,从而使村级组织的整体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3、要理顺村级组织与村民的关系,形成整体推进基层民主的合力。在新形势下,村级组织一是要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工作方法上要由单纯命令式转为示范、引导、服务式;工作目的要由单纯的对上负责,转为对群众负责、让群众满意。二是要把加快发展作为工作的中心。要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在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增强农村经济的活力。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总之,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系统工程。实践没有止境,理论探讨同样没有止境。大石窝镇立足自身实际实施的“党支部与党员月沟通制度”,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为我们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尝试。我们相信会有更加鲜活的实验(实践),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向前进,进而不断巩固和提高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使基层真正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科学、协调发展。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四中、六中全会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报告
  〈3〉《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的若干规定》
  《北京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4〉《房山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规范》
  房山区2010年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汇报资料
  〈5〉房山区大石窝镇党委提供的关于基层民主建设的相关资料
  课题组成员:
  组 长:刘天福 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副组长:黄凤才 区委党校副校长
  执笔人:李玉军 区委党校教研室高级讲师
  成 员:刘国锋 区委党校教研室高级讲师
  成 员:田志英 区委党校教研室讲师

联系我们:010-80356903 版权所有:bet1365网址